后王庄烈士墓
位于蒙城县坛城镇宋寨村后王庄西200米。
1948年春,国民党蒙城县保安团为破坏我宿蒙根据地,经常派部队进入宿蒙境内侵扰。2月的一天夜晚,敌保安大队及还乡团500余人进犯宿蒙县坛城区,偷袭我区乡政府,大肆抢劫群众财物。拂晓时我宿蒙县大队获知敌情后立即组织兵力向敌人进攻,敌不支向南溃退,县大队紧追。当追击至坛城区芮集时,县大队与刚到宿蒙境内活动的我豫皖苏三分区三十六团汇合,三十六团团长柯玉强了解敌情后命宿蒙县大队继续追击逃兵,三十六团随后跟进,择机歼灭该敌。县大队追击该敌至小邓家庄时,敌人突然停止溃退,占据村庄对我进行还击,原来敌蒙城县保安团及国民党新编七十四师一部已赶来增援。敌保安团向我宿蒙县大队进攻,而新编七十四师一部则占据骑路邓庄与我三十六团对峙。为歼灭敌人,三十六团与宿蒙县大队向敌人发起了攻坚战。由于地处平原,无有效掩护物利用,加上敌人火力猛烈,我方伤亡很大,三十六团团长柯玉强在指挥战斗中被敌迫击炮弹击中光荣牺牲。但战士们不怕牺牲继续进攻,而敌人则占据村庄有利地形死守,战斗从上午9时进行到下午2时,形成僵持局面。我方见久攻不下,主动撤出了战斗。此次战斗开始是追击国民党地方土顽,而对敌增援部队了解不够,特别是低估了敌新编七十四师一部的实力,造成了我方伤亡100余人的代价。战后我宿蒙县政府将80余名阵亡烈士集中埋葬在坛城镇宋寨村后王庄。
1948年11月,淮海战役打响后,国民党为解黄佰韬被围之困,命黄维兵团从河南赶赴淮海战场增援。为确保战役第一阶段我军顺利歼灭黄佰韬兵团,总前委命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立即进驻蒙城,依托涡河、淝河阻击黄维兵团北进。中野一纵于11月16日到达蒙城,在涡河、淝河构建工事,布置了阻击战场。守卫蒙城涡河防线的是一纵2旅,当时2旅只有1500余人,担负了守卫15公里防线的重担。18日,敌黄维十二兵团到达涡河南岸,并随即向涡河北岸我方防御阵地展开了进攻。在陈家、黄家等重点防御阵地,我一纵2旅4团将士,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,毫不畏惧,沉着应战,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。阵地被敌人突破了,就组织兵力再夺回来,同敌人反复拼杀,逐屋争夺。敌人猛烈的炮火和火焰喷射器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亡,但战士们坚守阵地英勇奋战。激战中团长晋士林牺牲,政委郑鲁负重伤,团、营主要干部大部伤亡。19日15时,2旅在完成阻击任务后,主动撤离涡河防线,转移到淝河北岸第二道防御阵地。
涡河阻击战迟滞了敌十二兵团的北援,保障了华野全歼黄佰韬的顺利进行,为中野主力南下赢得了时间,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歼灭敌十二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战斗结束后宿蒙县奉命组织人员打扫战场,将一部分黄庄守卫战牺牲的烈士运到了坛城镇宋寨村后王庄,与1948年春骑路邓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葬在了一起。
后王庄烈士墓埋葬两次战斗中牺牲的我军烈士,当时共270余座坟墓,掩埋了300余名烈士。